【中華收藏網訊】由上海博物館和山西省文物局主辦的山雨山西山西筑攝影作品展,將佛光寺、黃河懸空寺、古寺古建華嚴寺、下的訊應縣木塔等著名古建筑聚焦在鏡頭之下,唐宋呈現古建之美。筑收
《山雨欲來》建筑信息:據明碑載,資壽寺創建于唐咸通十一年(870),重構于宋,金末被火焚毀,元泰定三年(1326)重修,明初寺院再度荒廢,成化三年(1467)重建,天啟二年(1622)初具規模,清代屢有修葺。資壽寺規模較大,布局完整,占地面積約3 500平方米。現存明代壁畫、彩塑為寺內珍品。攝影:張世偉
五十幅聚焦山西古建筑攝影作品的展覽6月1日起在上海“光的空間”新華書店對外展出。
《來自唐朝的擁抱》建筑信息:佛光寺東大殿于唐大中十一年(857)由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愿誠主持重建。大殿形制古樸,屋面平緩,出檐深遠,是國內現存最雄偉的唐代殿堂式建筑,集唐代建筑、雕塑、壁畫、書法藝術為一體,反映了中國唐代佛教藝術的精華。攝影:吳運杰
展覽從一張壁畫攝影作品引入,分為“玉宇瓊樓”、“門內門外”、“蒼穹之下”、“時空之境”、“莊嚴法相”等多個單元,從整體到局部,從自然到人文,多種角度呈現古代建筑之美。
《歷史之門》建筑信息:榆次文廟,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(999),明弘治十一年(1498)重修,明萬歷以后進一步擴建。清代、民國屢加修繕,現存建筑為明清風格。欞星門四柱三樓牌坊式,明樓、次樓均設十一踩品字形斗栱,廡殿頂。是榆次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攝影:陳志文
山西作為文物大省,不可移動文物在冊登記數量約53875處,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處,是全國古建數量最多的省份。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涵蓋了佛光寺、懸空寺、華嚴寺、應縣木塔等著名古建筑,也包含了古村落如師家溝村的現代面貌,充分展現了山西古建筑的歷史風貌和人文內涵,同時也傳達著攝影者們自身對古建筑的理解和熱愛,為觀者構建了山西古建筑在歷史、當下交融情境中的映像。
《黃河輝映黑龍廟》建筑信息:據清碑記載,黑龍廟創建于明代。清雍正、乾隆、道光及民國初屢有重修。坐北朝南,二進院落布局,中軸線布列有山門、戲臺、正殿,兩側建耳殿、鐘、鼓樓及廂房。戲臺倒座,面寬三間,進深四椽,單檐歇山頂,黃、藍琉璃剪邊,是磧口古鎮的標志性建筑。攝影:苗天佑
據悉,去年12月由山西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共同主辦的“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”聚焦地下山西,“匠心·光影——山西古建筑攝影大賽”由此而生。上海博物館教育游藝項目(SmartMuse Events)首次以大賽的形式邀請公眾一起參與展覽活動,關注地上山西,與展覽呼應。
《星夜佛宮塔》建筑信息: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:佛宮寺創建于遼,歷代重修,現存建筑均為清代遺構,惟釋迦塔為遼清寧二年(1056)建造原物,金明昌六年(1195)增修完畢,俗稱應縣木塔。外觀八角形五層六檐,每層平座之內設暗層一級,實為九層,總高67.31米。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。攝影:王非
經過2個多月的征稿,主辦方陸續收到了上千張參賽作品,投稿人群來自山西、上海、江蘇、北京、浙江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。大賽經過山西省文物局專家、山西省攝影協會攝影專家、山西博物院文物攝影師共同評定,以及山西省古建筑保護研究所仿古建筑鑒定,最終優選出50幅優秀作品和100幅參與作品,在上海和山西分別舉行攝影作品展覽。山西展將于6月9日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館開展。
《雪后廣勝寺》建筑信息:廣勝寺分上寺、下寺和水神廟三部分,始建于東漢建和元年(147),初名俱盧舍寺,又稱阿育王塔院。唐代宗御賜“廣勝寺”,金、元時期寺廟遭兵燹或地震損壞,明清又予重建或修葺。上寺內彌陀殿、琉璃塔、彩塑、壁畫皆為明代珍品。攝影:歐陽盼
作為博物館教育展覽與公共文化空間的一次嘗試,此次攝影展在形式上增添了書店特色,是融合于書架間的攝影展,不僅展出攝影作品,還配套陳列建筑藝術、攝影藝術及山西考古相關書籍。在光的空間里呈現光影藝術作品,將攝影、書籍與建筑元素融合在一起,將為攝影展增添濃濃一縷書香,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《巡山》建筑信息:芮城城隍廟創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間(1008~1016)、元、明、清皆有重修和重建。坐北朝南,三進院落布局,中軸線現存香亭、獻殿、大殿、后殿。大殿為宋代建筑,香亭為元代建筑,獻殿、后殿建于清代。攝影:馬敬武
該展覽由上海博物館、山西省文物局主辦,上海新華發行集團、山西博物院、山西省古建筑保護研究所聯合舉辦。
《陽春白雪》建筑信息:喬溝頭玉皇廟始建于唐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因地震重建。明萬歷、清順治、乾隆均有重修。廟內建筑由東、中、西三條軸線組成,每條軸線均建有戲臺、大殿。每年正月十五,七月初十廟會之日,三連戲臺同時演出,形式較殊。攝影:姚海全
聲明:
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,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核實后立即刪除。
(作者:產品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