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共性影像裝置尺寸可變》 藝術家:唐·安吉(印尼、當代荷蘭)
廣州三年展的藝術這次變身既做加法又做減法。加法是展進洲將其更名為“亞洲雙年展”,減法則將藝術家陣容縮減為47組。入亞今天,間收“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 州三年展”將在廣東美術館開幕。藏資近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,當代主辦方稱此屆雙年展上,藝術將有來自20個國家的展進洲47組藝術家呈現他們的“亞洲時間”。
誕生
一次對抗西方藝術制度的入亞產物
國內藝壇雙年展眾多的格局下,廣州三年展很早就希望對雙(三)年展制度有所革新,間收2011年第四屆廣州三年展就呈現了一個跨三年度的藏資動態展覽。 如今,當代廣州三年展又演變成了亞洲雙年展這一新品牌,藝術以亞洲為基點,展進洲探討亞洲的文化、意識。這是國內首次以“亞洲”命名的藝術雙年展,也將成為亞洲最大規模 的雙年展之一。
首屆亞洲雙年展總策展人羅一平向記者指出,“亞洲”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時空概念。隨著政治文化的多元發展、亞洲經濟的崛起、藝術生態的開放,亞洲 文化逐漸走向世界前臺,亞洲藝術也成為亞洲問題與亞洲意識的重要表征,與此同時,亞洲藝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亦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。為此廣州三年展拓展 成了亞洲雙年展。
不過盡管現在亞洲已經逐漸走向世界前臺,但其作為一個概念,是18世紀或更早期歐美人在討論遠東地區時的地理名字,由此造成亞洲本土意識普遍缺 乏,“我們清醒地觀察到,目前歐美國家正主導著藝術雙/三年展機制的話語權,國際諸多大型藝術展如歐洲意大利的威尼斯雙年展、亞洲韓國的光州雙年展等都是 這種話語權的產物,均以西方藝術觀念為中心,以與西方藝術接軌為標準。為突破當代藝術雙/三年展機制的西方中心主義,彰顯亞洲意識,有了策劃首屆亞雙展的 初衷。”
陣容
讓世界藝術家都參與進來
盡管命名為亞洲雙年展,但這絕不是個亞洲藝術家的狂歡。羅一平稱亞雙展是“亞洲問題,全球表述”,從“亞洲人看亞洲”到“歐美人看亞洲”,再到“世界看亞洲”,“由此打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視野?!?/p>
屆時觀眾也將看到參展藝術家并不局限于亞洲范圍,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吸納了包括中國、韓國、印度、日本、波蘭、意大利、德國、美國等20個國家的 47名/組藝術家參與其中。該展主策展人張晴告訴記者,策展團隊選擇藝術家的標準是,亞洲和非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們都在現有作品中對“亞洲時間”“亞洲問 題”有所呈現。類似荷蘭藝術家所拍的影像關注的是人販子問題,亞洲國家之間人的遷徙問題。與此同時還有西方藝術家關注亞洲淪為全球代工廠問題。
當然,雖然是“亞洲問題,全球表述”的亞雙展,不過作為東道主中國藝術家占的比例絕對是最多的,共有十余位。其中不乏當代藝術明星岳敏君等人。 據介紹,岳敏君此次帶來的是新作品《墨衣》,該作品將使用一百件白襯衣,以此反映兒時的影像記憶,襯衣上染有的墨汁則代表了歷史的傳統。不過這還不是全 部,這件作品還包括了用鞭子對白襯衣進行抽打,以此暗示施虐和受虐的關聯性,以討論大眾文化心理的形成原因。
采寫/新京報記者 李健亞
0
聲明:
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,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核實后立即刪除。
(作者:汽車音響)